县域医共体发展趋势分析,以及信息化建设需求洞察

  • 发表于   2019-08-14 10:43:39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陈佩
  • 责任编辑:
  • 查看次数 评论条数0


  县域医共体无疑是今年卫生改革中最热门的词汇,1月10日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透露,19年国家卫健委确定500个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。1月17日全国基层卫生健康工作会,更是明确要求“每个县都建设医共体”,而且把“推进县域医共体建设”纳入今年9大重点工作的“第一个重点”任务。



  医共体这个热度并非突发,而是自15年分级诊疗改革推进到本阶段的一项关键任务。作为长期关注县域医疗信息化领域的从业者,我们必须能力准确的把握县域内医共体的发展趋势,了解这种趋势对县域内信息化的影响,以便采取积极应对策略。


  09医改在县域内更加强调基本公卫服务,并没充分考虑县域医疗卫生体系的实际情况,在尚未解决百姓对医疗质量和可及性两方面诉求的前提下,过早提出以“居民健康管理、基本公卫服务”为纲,相应的问题在以后的几年凸现出来,这对本身脆弱的县域医疗体系是个较大的打击,尤其是对承担基层网底的乡、村两级的医疗生态影响巨大。15年的分级诊疗改革、家庭医生制度的医改政策中得以修正,提出以医联体为主要的落地形态建立分级诊疗体系,推动县域内县乡村一体化建设。


  在国家对于医联体的四种分类中,县域医共体,有利益、发展、责任共同体之意。笔者认为,县域内通过医共体推动分级诊疗改革,效果会比其他三种好,效率也会更高。这是因为县域的医疗环境是相对独立的体系,它是以县级医院为核心,实现“县、乡、村”三层结构,这种纵向结构具备建立整合型医疗体系的天然环境,符合分级诊疗改革要求。而当前县域医疗医疗资源分布不均、较为薄弱,乡镇医院与村卫生室诊疗能力低的问题尤为明显,老百姓的获得感和可及性较差。在这个背景下,政府快速的推动县域内医共体改革,以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、乡镇医院为枢纽、村卫生室为网底,利用行政手段打造整合型医疗体系,这有利于快速的改善县域医疗服务的现状。


  我们需要清晰的认知到医共体在分级诊疗改革中的作用和地位,也要辨析现在所处的阶段以及未来医共体的发展趋势和方向,这有利于我们HIT从业者有的放矢的去规划相关的信息化解决方案。下面我们分为来那个部分来阐述这个问题。


  (一)、现阶段各地的医共体主要以松散型的组织为主,侧重于在医共体内医疗资源共享、业务帮扶。


  县域医共体在管理上涉及到所有权、法人治理、人员编制、 财政补助机制等问题,大部分地区短期难有实质性突破,所以当前各地建立的医共体以松散型居多,松散型的模式在不改变现有组织结构的情况下去运行,医保的支付方式也以单体医院为主,医共体并没有整体性控费的压力。在医共体内多采用大医院帮扶小医院的办法,通过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、利用远程医疗技术手段实现医疗下沉,安排专家医生、专科医生定点帮扶下乡坐诊,以及建立双向转诊通道,实现上下联动和急慢分治。


  这种模式在信息化解决方案上主要强调的是“数据集成、业务协同”,一般思路是通过远程医疗平台来对接县级医院、乡镇医院的内部系统,实现居民电子病历共享与调阅。县级医院利用远程医疗系统向基层医院提供临床会诊、影像会诊、心电会诊等服务;对于需要上转的患者,通过双向转诊系统实现对号源、住院、检验、检查的预约,支持上转。对于病情稳定处于康复期的患者,通过转诊系统转回基层。不改变原有县级医院内部的信息化环境,一般不会对乡、村原有的信息系统进行更换,除非这些系统已不能满足基层单位基础运营与临床诊疗的管理要求。


  (二)、县域内的医共体逐步向医疗集团模式发展,实现人财物管理一体化,建立整合型医疗体系。


  上述模式主要是利用行政手段实现医疗资源的共享与下沉,帮扶能力弱的基层医院,这种模式自主性能力较差,很难形成一个有力的运行整体,所以在运营时仍然是各自为战,碎片化的、割裂的医疗服务仍然存在,没有建立有效的院间衔接与联合机制。这种状态并不符合分级诊疗改革的目标(目标是在建立整合型医疗体系),并不能够降低个人医疗卫生支出,控制医疗费用过快增长,降低整体政府医疗卫生支出。


  自16年以来在深圳罗湖、山西县域、安徽县域等地在试点医疗集团化的发展模式,预计在19年-20年政府将会集中出台一系列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改革、法人治理、编制等方面的政策,这些政策将会推动松散的联合体转变为“统一法人框架下,人财物高度统一"的医疗集团。医疗集团在管理模式上,所有的乡镇医院、村卫生室都将是其组成部分,是其委派到乡村的代理机构。相应的,医保的支付方式改革也将给予支持,它将实现以医疗集团总体签约人口为基准进行”总额预付、结余留用”的支付模式,这无疑将促进价值医疗的实现,从重治疗转变为维护居民健康。


  如果医共体形态的发展目标是医疗集团,可以预见的是信息化格局也会变化,我们需要以医疗集团这个对象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,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:


  1、集团化的、统一的基础运营管理


  2、跨医院(分院)的连续性临床服务


  3、集约式的远程医疗与集中诊断服务


  4、与临床相协同的基本公共卫生服务


  5、以医疗为主、团队化的家庭医生服务


  6、标准化的诊疗、以健康为目标的控费


  县域内的医疗集团更需要的是一个在管理上、业务上高度一体化的医疗集团信息系统,而非现有的医共体内数据集成、业务协同的模式,例如县级医院、乡村医院两套基础运营系统管理,临床诊疗服务与基本公卫服务、家庭医生服务两套体系。这套系统将会是以集团化的人、财、物统一经营为基础线,以围绕患者进行连续性医疗服务为核心线的“两线”相驱动的信息系统。


  笔者的总结:


  医共体的发展趋势受制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、基层医院的诊疗水平、政策的推进力度、医保的改革力度等因素影响,并不能一撮而、步伐一致。其发展的趋势遵守医疗系统的自身发展规律,将会从当前的松散状态向更加紧密的状态发展。医共体形态与发展阶段将会直接影响到信息化工程的规划思路,也影响从业公司的经营战略和商业策略,作为HIT从业者我们必须准确的理解现状、发展趋势,以便抓住、抓好市场时机,在产品研发与解决方案上做布局、规划。




QQ客服
QQ客服

客服1:

客服2:

客服3:


服务热线
400-830-2016
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