从“单纯转诊”到“联合诊疗”——我们重定义了临床转诊信息系统

  • 发表于   2019-08-07 09:24:13
  • 来源:
  • 作者:陈佩
  • 责任编辑:
  • 查看次数 评论条数0


  09新医改,提出“强基层”、“强公卫”、“双向转诊”,实现“小病进社区,大病进医院,康复回社区”的目标。15新新医改,借助医联体这一载体建立分级诊疗体系,实现“基层首诊、双向转诊、急慢分治、上下联动”的目标。转诊已成为分级诊疗信息化进程中重点建设内容之一,不少地区的卫计委将甚至将重点放在了转诊系统上。这对HIT从业者产生了困惑,分级诊疗=双向转诊?



  在传统区域卫生信息平台的影响下,大部分地区对于转诊系统的认识上仍停留在“如何快速的将病人信息转上去,如何再将病人信息转下来”的阶段。有少部分地区将转诊与号源、床位、检验检查预约结合起来,方便患者就诊。但随着分级诊疗改革与医联体建设的推进,医疗体系与患者、支付方对于转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,当前的转诊系统与对转诊这一“医疗活动”的支持相差较远。为了更好的支持医联体信息化建设,有必要针对转诊系统建设思路进行梳理和总结。


  通过这几年实际的项目建设经历,以及对市面上转诊系统的分析。笔者大概总结了当前的建设现状,以及几条建设方向的建议,供HIT领域的从业者参考:


  1、转诊信息快速传递,更快转诊



  最早的转诊,主要还是来解决更好的传递转诊信息层面,让转出和转入医院更好的对接,接诊医院更快的进行准备医疗资源,也能够指引患者更好的转运。一般来说主要功能,是转诊关系匹配、转诊申请与应答、转诊过程中各种消息的推送工作。这些业务实现,一定程度上使转诊更加方便和快捷。


  2、转诊同时各种预约,方面就诊


  当实现了病人信息传递后,方便患者就诊的需求就提出来。那么在转诊的同时可以与预约挂号系统、预约床位、预约检验与检查系统统一起来,在患者转诊时,医生可以帮助患者预约各种上级医疗资源,让患者进入上级医院后,直接可以接受服务,避免在挂号、缴费、待诊的排队情况出现。


  以上是当前各地区域信息平台、医联体在转诊信息化方面的主要建设内容。那么,还可以从哪几个方向上给转诊这个医疗活动提供更多支持呢?以下四个方面也许是可探索的方向。


  1、远程医疗融入转诊,精准转诊


  病人是否需要转诊,转诊到那家医院、哪个科室合适。可以借助远程医疗技术,经治医院与预转医院通过远程会诊来进行决策,有些地区通过建立远程门诊协助,基层在遇到一些问题时,在工作站上随时发起与上级医院的远程门诊协助,来进行精准转诊。转诊过程,可以借助车载远程医疗技术,实时监控病人的病情,辅助接诊医院的以资源安排。


  2、急诊与转诊的结合,急诊转诊


  转诊与急诊如何相结合?急诊有非常重要的业务是分诊评估,针对关键的生命指标的评估,进行危重疾病、急救病人的分诊。在医联体内部,可以统一建立分诊评估平台,上级医院将预制的分诊评估知识库下发到成员医院,帮助其评估,支持分诊与转诊。而转诊与急诊前的结合点,仍然是在急救车辆病人的运转中,通过远程医疗技术手段,与车载的各种监控设备连接,监控病人的各种指标,以及与医生的远程医疗指导。


  3、上线联动联合诊疗,连续治疗


  一些地区进行了支付方式的改革,以医联体服务人口统一总额预付。这种形势下,医联体将会更加重视临床转诊,上下级医院将会更加关注转诊之后的联合治疗。在病人转诊之后,建立上下级医院组成的医疗团队,首诊医生与家庭医生需要与上级医院进行多次的病情讨论,以便详细的了解病情,指导治疗,也需要进行联合查房,帮助基层医院的学科建设等。


  4、按照病种智能分诊,辅助转诊


  有些地区发布了单病种分级诊疗指南,明确了转院与留院治疗的标准。在一些项目的规划中,存在智能分诊、辅助基层转诊的需求,笔者认为这个方向难度较高,尽可以作为一种探索。


  具体的做法可以参考发布的《病种分级诊疗指南》创建病人病情分级评估模型。支持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快速评估分级。确定是否转院以及留院治疗。可以根据录入和自动采集的患者生命体征数据(血压、脉搏、呼吸、意识、体温)、以及理化指标、手术评估指标和患者主管资料,及时提供分级结果。系统能够根据《病种分级诊疗指南》中相关分级提示体征检查要求、症状观测要求、辅助检查要求、治疗建议、以及转诊意见等。


  以上分析了转诊系统的一些建设方向,笔者将传统转诊系统的业务范围进行扩大化,在思考时,主要是将“转诊”两字拆分为“转”与“诊”,一方面考虑如何“更好的转,更快的转、精准的转”。另一方面还考虑了如何实现连续的“诊”,联合的“诊”。这两点的充分理解,也许能够更好的指导相关项目的规划和建设。


  笔者认为:


  转诊绝不是单一的动作,而是一系列制度的体现与医疗活动的集合。转诊能否良好的运行,依赖于组织形态改革、支付方式改革,医疗资源的再配置等方方面面;转诊既然是一系列的医疗活动的集合,那么就需要考虑病人在医院之间、医生之间的联结。信息化一方面需要结合制度才能更好的运行,另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如何支持这一系列的诊疗活动。


  2019年是全国医联体建设至关重要的一年,在医联体内开展的转诊业务,是做好分级诊疗的关键,但如果没有组织、资源、支付方式的支持,转诊将无从谈起。反馈到信息化层面,卫计委并非医联体运营的服务主体,那么传统的基于区域信息平台的转诊系统是否能够持续运行,将面临着巨大的考验。




QQ客服
QQ客服

客服1:

客服2:

客服3:


服务热线
400-830-2016

返回顶部